有声小说 > 穿越小说 > 汉贼 > 第18章
    张猛更像他,老子历来喜爱肖似自己的儿子,不足为怪。

    古代讲求食不言寝不语,宴中无话。

    饭后四人闲谈,张奂频频提及家乡之事物,不时陷入回忆,令盖俊不由感慨张然明真的老了。眼见老人精神似乎不佳,当即起身告辞。

    华阴县往东,为三百里桃林,称桃林塞。传说夸父逐日,渴饮河渭之水,河渭不足,北饮大泽,未至,道渴而死。夸父化作了一道山,山在弘农,他所弃的杖就是桃林。又有传言黄帝铸鼎后在此乘龙升天。武王伐纣,天下既定,乃偃武修文,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

    桃树成林,美则美矣,可惜巍峰插天,绝谷深委,峻坂纡迴,实在难行。

    灰头土脸到达弘农,盖俊望着残破城墙暗暗感慨。弘农乃旧(秦)函谷关,若由关中控扼此处,则少许兵力即可守住不失,而专注提升国力,战国时无论六国伐秦或五国讨嬴,皆溃于函谷关下,伏尸百万、流血漂橹。而秦攻中原,却势如泰山压顶,防无可防。反之,若中原得了此处,则取八百里秦川,如探囊取物,守无可守。

    有这么一种说法,传流颇广:西汉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,耻为关外民,上书乞徙东关,以家财给其用度,武帝意亦好广阔,于是徙关于新安,去弘农三百里。

    盖俊颇读兵史,自知此论为大谬矣。

    汉高祖当年定都长安,理由是关中可以‘阻三面而守,独以一面东制诸侯。’汉初分封异姓王,国有大患,后来‘非刘氏而王者,天下共击之,’以亲王镇守国土,孰料又有七国之乱。汉初的乱局根源就在于朝廷只能控制关中。汉武帝一世雄才,自然有所思量。汉朝之本在关中,关中与关东分界在函谷关,因此,关界东迁三百里就是扩边关中。另,武帝时已非战国格局,大汉国享有九州大地,再无需凭崤函之险、桃林之塞而守,反而需要加强对关东的控制,距离洛阳仅数十里的新函谷关便是为此而生。

    奈何口口相传,举世积讹,汉武帝颇具战略意义的举动反成就了杨仆的脸面。

    过弘农继续东行,烈日之下走进重冈叠阜、连绵不绝的崤函古道,竟颇觉凉意。

    古道号称“终日走硖中,无方轨列骑处”,由此可知路之险恶。行了足足数日才杀将出来,远远望见一座高十余丈,北接黄河,南连宜阳,越山跨水不知多少里的城关,此汉函谷关无疑,由此处再行几十里,即京师雒阳。

    ----------------

    苍头即奴仆,因头包裹青巾,号为苍头。

    大人为父亲的尊称。

    函谷关一段摘自“上书房行走”的函谷关系列。

    第一卷西州少年第二十四章雒阳与太学

    奇Qìsuu書更新时间:20118182:11:41本章字数:5409

    雒阳!

    西凭函谷关,东依嵩岳山,北靠邙山,临黄河之险,南望伏牛,取宛叶之饶。中间伊洛两河穿流。所谓河山拱戴,形势甲于天下,典型的王气所锺。苏秦曾言:“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,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?”由此可知雒阳土地之肥沃。

    “董卓那厮怎就忍心将它付之一炬?”

    盖俊心中愤怒难平。

    雒阳有城门十二座,西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西门、雍门和广阳门。

    因入学手续需至九卿之一的太常官署办理,盖俊等人从广阳门入城。

    作为东汉国都,雒阳自然不小,南北长九里,东西宽六里,划分二十四街,虽不如西汉之长安,亦为天下巨城。

    入城之后,三人眼睛都不知该投向哪里,街道当真是人头攒动,拥挤不堪,其中有豪门子弟、官宦人家,又有商贾富豪、仕女小娘、奴仆小厮乃至游儿乞丐。看着整齐的建筑、宽广的街道,道路两旁一排排槐柳,盖俊不禁暗叹古人在城市规划方面亦有独到之处。

    太常作为九卿之一,官署位于城东,其不仅负责太学事宜,还主管宗庙礼仪,当然不会百忙中亲自接见一位学生,就算这个学生名气很大。话又说回来,当今太常来头颇为惊人,乃孟子十四世孙孟戫,真要比名头一百个盖俊绑一块也没用。

    也许孟戫不会太在意“射虎灭蝗”,他手下的掾吏就不能不在意了,办理入学手续时频频看过来,盖俊面不改色,一路行来,他早已习惯了旁人异样的目光。

    待一切妥当后,往北行上一段进入永和里,这里是雒阳权贵官员的居住区。

    途中路过一巷,只见里面密密麻麻停满了大车小车,约数十乘,人不知凡几,这些人皆为宽衣大袖的儒士。

    盖俊心中好奇,下马向不远处一位中年儒士微微一揖,问道:“足下打扰,烦请相告此地为何这般热闹?”

    中年人静静打量盖俊,半响才道:“郎君初入京都?”见他点头方才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