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声小说 > 穿越小说 > 千秋谋士 > 第三百二十章 兵家之要
    六月,陇国各地麦皆已上场(北方打麦子之地称之为“场”)今年是个丰收之年,百姓虽苦却也乐在其中,个个脸上洋溢着丰收之喜。

    因阴阳之地的不同会影响麦的成熟,阳面早熟阴面迟熟,虽是一河之隔这气候也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老百姓打麦子也有先后之分,一般都是你帮我我帮你,如此便能最快的将麦子收至家中晒干。在过一个月朝廷收粮便也就开始了,此时麦子还未打下来百姓便开始商量给朝廷交粮。

    商量之后意见统一,皆打算将头场打下来的好麦子交给朝廷。这在之前根本就是不可能,先帝时百姓偷着藏着也不会把最好的麦子给朝廷的。

    上京

    休息了一个月司马衔最算是自阴山的阴影中走了出来。哪些死在阴山中的士兵秦议也一一给了抚恤钱,并免了其家三年之税。

    随司马衔回来的也一一表彰并给予升职。

    司马衔作为寻路的领导人功劳自是不,秦议封他为北安将军,加西河侯,命他为分水岭伏兵总将军。在分水岭之上山监视分水关守军动作。

    让司马衔去是因为他熟悉阴山,即便有突发情况他也可以大胆领着士兵躲入山中,其他人不知阴山深浅又因恐惧阴山之传必定不敢轻入。

    至于阴山张如要亲自去一探究竟这是安慰司马衔之言。阴山探路是为以后打算,有备则无患,如果能不能顺利打入楚地那必然要寻其他路,耗下去对陇不利。而这条路便是阴山路,楚国各处皆有险入之极难,现在有了阴山这条路便胜却十万雄兵,不出则罢!出则惊人。

    临行前张如给了司马衔一本书,司马衔疑惑问张如,因人比较多张如未与他明言,只是他一些需要的东西。司马衔也未打开来看,直装了起来谢过张如之后便领了一队人策马奔腾而去。

    司马衔此人素有胆识,当初给宝拉楚送信便不难看出。而其人又忠义,做事细心谨慎,对待属下也不赖。张如个人是比较喜欢他的,与赵闫一样。故而,以兵书与他,使之日后能大展宏图。

    司马衔连夜赶路,一直到济川驿站才歇息。这个时候他才拿出张如给他的那本书,之前虽有疑惑但也没有多问。他没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呀!一切需要的东西陛下已经命人准备好了。

    带着好奇又疑惑的心里司马衔打开了这本封面洁白无瑕的书。

    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
    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,三曰地,四曰将、五曰法。道者,令民与上同意也,故可以与之死,可以与之生,而不畏危。者,阴阳,寒暑、时制也。地者,远近、险易、广狭、死生也。将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也。法者,曲制、官道、主用也。凡此五者,将莫不闻,知之者胜,不知者不胜。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,曰:主孰有道?将孰有能?地孰得?法令孰行?兵众孰强?士卒孰练?赏罚孰明?吾以此知胜负矣。

    翻开第一页司马衔看到了这样一段话,随即大惊。立刻合上了书本,一看左右见无人注意便将书收了起来,但心中震惊至极。

    这是一部兵书!

    这是司马衔看后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。为什么他看到这本兵书会如此震惊呢?

    原因无他,正是因为他知晓张如那鬼神莫测的用兵之法。这本兵书必定是丞相亲自所书,这一点在丞相给自己书的时候便不难看出。

    此时,司马衔的心情是激动的。张如的用兵他见识过,清君侧时他虽身处阴山之中,但这一个月他已将当日的事情了解的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尤其是与韩玄斗阵,他恨自己未得亲见。

    今丞相赠书与他,足见丞相对他之厚爱。

    一看左右,司马衔对士兵道:“本王有些乏了,你们也早些歇息,明日还要赶路。”

    一众士兵齐声回道:“是!”

    罢!司马衔便转身回了房间,一入房间立刻将门合上。坐在椅子上迫不及待的将张如赠他的兵书打开,仔细观看起来。

    虽有些难懂,不过司马衔也不是等闲之辈。反复读了数便大致能知道这篇兵法将的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应该是讲:战争,是国家大事,是关系百姓生死的事情,是决定国家存亡的事情,不能不认真、严谨的对待。

    然后又可以用五个方面来决定战争的胜负。第一是道,第二是,第三是地,第四是将,第五是法。

    道就是从政治上使百姓与国君的思想一致。这样,百姓就能与君主同生死,共患难,誓死效命,无有二心。这也就是所谓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,民心所向,不可逆也。

    好理解,就是气的变化,气候的阴晴、寒暑、四季节令的更替规律。

    地也好理解,地就是地势,远或者近,高或者低。

    将就是看将领们是否具备智、信、仁、勇、严五种素质。